★【亮点一】
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落实“三级战区负责制、‘2345’一线工作法和行业项目任务落地、部门包保责任到户到人”的“两横两纵”工作体系要求,为全面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投资5035万元,实施八道村生猪养殖等41个项目,竣工投产39个,人均收益分红达到1650元。投入东西部协作援建资金800万元,实施小营村现代农业生态园(一期)等扶贫项目9个。贫困人口新农合参合率和慢性病药品、门诊、住院在定点医院报销比例均达100%。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剩余212户354人脱贫、7个贫困村出列,农村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的0.8%降到0,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亮点二】
全力营造良好生态环境。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累计投入15亿元,坚决做好中央和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信访投诉案件整改。投资2.1亿元的集中供热脱硫脱硝改造、投资1.02亿元的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重点项目以及禁养区内规模化养殖场关闭等重点工作如期完成,投资2.5亿元的延吉污水处理厂和朝阳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全面启动,一批群众身边的生态环保领域大事要事难事得到妥善解决。深入落实大气、水、土壤防治计划,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9天,占全年天数的93%,“城市天然生态氧吧”美誉度不断提高;深入落实“河长制”,完成五道水库水源保护区划定调整工作,设置五道、延河水库保护区隔离网1.6万米、安装监控44台并实现封闭管理,实施三道湾镇中心村和五道村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加强布尔哈通河、烟集河综合治理,布尔哈通河延吉下断面地表水环境质量长期稳定达标,“城市动脉”净化度不断提升;加强土壤污染源头治理,投资1.5亿元完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清收还林面积84公顷,“城市之肺”源动力不断增强。
★【亮点三】
全力保障金融健康发展。制定了《延吉市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扎实开展金融风险排查整治行动,政府债务稳妥有序化解。不断加强金融风险知识宣传力度,进一步提升群众知晓率。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清理金融领域积案13起,破获通讯网络诈骗案件42起,有力维护了金融健康发展优良环境。
★【亮点四】
工业经济稳步发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增长5%。税源企业持续发力、成长迅速,实现质量和效益双提升,延吉卷烟厂长白山系列产品在全州内销比重达到30%以上,年纳税额超过500万元企业新增2户,达到51户。食品医药产业繁荣发展,以延吉卷烟厂、金刚山食品、真香食品等为代表的食品产业不断壮大,以敖东延吉药业、紫鑫初元药业、可喜安医疗器械等为代表的医药产业持续提升,食品、医药产业产值分别增长3.1%和22.6%。
★【亮点五】
城市建设成绩显著。道路通达能力持续提升,投资4.3亿元的局子街延伸、延川北街等工程进展顺利,梨花路延伸、新机场公路新民北街段等16条新建、翻建道路竣工通车。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投资3.2亿元的高铁西站地下人防工程开工建设,投资2.8亿元的海兰河大桥、1.4亿元的海兰湖大桥主体完工。老城区改造统筹推进,投资8.6亿元,征收房屋14.4万平方米,开工建设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2219套;完成50条小街小巷改造、1.2万平方米路面养护修补;改造供热、供水、燃气等老旧管线79.7公里,新铺设管线61公里。全力建设美丽宜居城市,累计投资9400万元,完成人民公园二期和“两河”景观改造工程,成功打造“公园—烟集河—布尔哈通河”城市休闲景观带;投资1500万元持续打造标志性建筑景观亮化升级工程,城市夜色更加璀璨;投资8000万元完成金达莱北街等道路及10处主要节点立体绿化、彩化项目,新增绿化面积10公顷,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复审,绿地率达36.7%,绿化覆盖率达40.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3平方米。
★【亮点六】
民生状况持续改善。扎实办好31件惠民实事,全年民生支出达到46.4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3.9%;实现新增就业1.3万余人,失业人员再就业929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4%以内,“五大保险”参保人数累计达到72.7万人次;发放城乡低保金、城乡医疗救助资金1.09亿元,发放各类救助款185.3万元;持续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标准分别调整至每人每月620元和每人每年4800元,分别位列全省第一、第二位;全省县市级最大的残疾人托养康复中心已完成运营准备;共解决了“无籍房”历史遗留问题31846户。
★【亮点七】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投资1.4亿元完成北山小学北校区等项目建设,新兴小学等4个薄弱校改造进展顺利;第十、第十一幼儿园投入使用,开工建设三所新建幼儿园;投资3.6亿元的延边职业技术学院移址新建项目稳步推进。大力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成果,我市被评为吉林省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县市。全面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实现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全覆盖;投资1亿元的延边传染病医院项目进展顺利;继续实行“先住院、后付费”和药品零差率销售制度,群众受益900万元,我市获评全国健康促进县称号。扎实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六连冠”创建工作,不断巩固扩大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成果。文化事业持续繁荣,快乐延吉大舞台、四季如歌等文化惠民活动精彩纷呈,全年累计演出275场次,参与人数超过60万人次;历史文脉传承保护成果显著,命名首批20处“中国朝鲜族文化传承示范点”、第二批10处文化景址。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成功举办首届“延吉国际马拉松赛”,全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全市总人口数的34%。
★【亮点八】
社会环境持续稳定。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涉黑涉恶犯罪团伙9个,命案全部即发即破,伤害、抢劫、盗窃等案件数分别下降了11.7%、10.5%和28%,抢夺案件全年零发生;投入830万元,购入全省领先的两台重型泡沫消防车和两台高喷消防车,救援高度覆盖全市所有高层建筑,实现消防救援历史新突破;投入2158万元,新装高清视频监控探头300个、电子警察22处、新增辅警241人,年累计出警12万人次,城市更加安全、社会更加稳定、群众更加满意。法治延吉建设加快推进,打造全省唯一具有独立办公场所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实行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解决机制。持续优化信访机制,全年共处理来信来访案件2131件,办结率达90%以上。全面树立安全发展就是科学发展的理念,严格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连续3年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连续38年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此外,人武、审计、统计、价监、侨务、广电、气象、档案、地方志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人口计生、妇女儿童等各项事业取得了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