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延吉市人民政府网站
2011-03-03 00:00 来源 : 延吉市人民政府
打印 | 字号:

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

政府工作报告 

——20101227日在延吉市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延吉市人民政府市长  赵哲学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十一五”及2010年工作回顾 

  

“十一五”以来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是我市抢抓机遇、攻坚克难、跨越发展的五年。五年来,市政府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团结和带领全市各族人民,深入实施“诚信立市、工业强市、依法治市”的战略方针,突出抓好经济、城市、农村、社会和政府自身建设,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具有民族特色的吉林省东部宜居旅游开放中心城市建设进程不断加快。 

——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预计2010年延吉生产总值完成217亿元,同比增长20%,比“十五”期末增长1.4倍;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46.3亿元,同比增长23%,比“十五”期末增长2.7倍,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14.3亿元,同比增长16%,比“十五”期末增长3.1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4亿元,同比增长30%,比“十五”期末增长5.3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760元,同比增长10%,比“十五”期末增长7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800元,同比增长8%,比“十五”期末增长88%。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总产值完成6.6亿元,同比增长5%,比“十五”期末增长1.5倍。工业经济显著提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75亿元,同比增长23%,比“十五”期末增长2.5倍。第三产业更加繁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32亿元,同比增长20%,比“十五”期末增长2.1倍;旅游收入完成51亿元,同比增长20%,比“十五”期末增长3.4倍。民营经济加速腾飞。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完成348亿元,实缴税金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21%,比“十五”期末分别增长231%98%;民营企业发展到4138户,比“十五”期末增加1226户。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和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行列。 

——开发开放迈出新步伐。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积极参与和推动图们江地区国际开发合作。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突破50亿元,同比增长43%比“十五”期末增长18。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1.7亿美元,同比增长11%比“十五”期末增长1.9。延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总产值完成106亿元,同比增长32%,比“十五”期末增长6倍,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30亿元,同比增长36%,比“十五”期末增长42倍;接管新兴工业集中区,一批工业项目相继入驻,工业总产值突破1亿元成功举办“第16次环日本海据点城市市长会议”、“中国北方旅游交易会”、“延吉·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旅游博览会”、“中国·延吉图们江地区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韩(延边)IT论坛”、“全国朝鲜族政企高层论坛”等系列活动 

——城市建设展现新面貌。确定了“一山、两河、三城、八区、百巷、万民”的城市建设总体思路,完成《延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修编和中心城区、西部新区二期等修建性详细规划及中心城区绿线等专项规划编制,具有延吉特色的城市发展框架基本形成。按照广筹措、大投入、建精品的工作思路,累计投入55亿元,组织实施了“暖房子”、棚户区改造、城市出口、城区道桥、环境治理、城市供排水和小巷革命等一批基础设施工程,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以“三城联创”为契机,以市容市貌专项整治为重点,深入开展“育万民”活动,广大市民主动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进入“国家园林城市”行列,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通过国家专家组考核验收。 

——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25家,畜牧业养殖小区发展到17个,蔬菜和经济作物面积达到3136公顷。深入开展科技下乡、文化下乡、实用技术下乡,扎实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累计培训农民13.2万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1.6万人次,农业专业协会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62个。累计投入1.5亿元,完成2387户农村泥草房改造,223公里农村公路建设,63个村屯饮水安全工程,6500座农村厕所改造和镇(村)绿化、美化工程,继4个镇相继进入省级卫生镇后,三道湾镇成功晋级国家级卫生镇。 

——社会建设呈现新局面。编制实施《延吉市2008年—2012年民生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坚持每年完成20件惠民实事,“十一五”期间,用于民生事业方面的支出达到56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以内;五大保险参保人数累计达到64.3万人次;购建1689套廉租住房;为10998户无籍房办理了产权证离退休人员、社区干部、农村干部、城乡低保对象生活待遇和保障标准有了新的提高。完成35所校舍改造,累计授权专利688件,将朝鲜族艺术团和镇卫生院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城区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率达到100%,成功承办吉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开闭幕式,对外宣传工作成效显著。以“三讲三爱”为主线,深入开展争创五好社区争创五好村屯、“诚信十佳评选”、“诚信出租车评选”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金达莱之夏”等群众性文体活动,荣获“全国和谐建设示范市”。全力抓好信访维稳、社会治安、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和应急管理工作,有效防治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疫情,“平安延吉”建设扎实推进,被确定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军民合力取得抗洪抢险救灾胜利,“双拥”工作谱写新的篇章。 

——政府建设提升新层次。按照市委统一部署,牢牢把握党的建设必须坚持的“六个根本”,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双好”、“双爱”、“双实”、“一包四”等载体活动,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发挥。贯彻落实“五五普法”规划,扎实推进“法治延吉”建设,入选首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着力完善政府重大决策专家咨询,重大事项社会公示、群众听证和风险评估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累计办理人大建议365件、政协提案524件,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到100%。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和机关事业单位改革,建立完善人才储备机制,全面推行“行政合同制”、“主管直管制”、“专项督查制”等项制度,扎实推进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阳光政务”和“一站式”服务。全面落实“一岗双责”,着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强化对财政资金、专项资金(基金)、政府统一借贷资金的监督管理,加大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制约。严肃查处各类涉软案件和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群众满意率不断提升,软环境建设在全省排名上升13位。人武、统计、环保、人防、消防、粮食、物价、供销、侨务、档案、老龄、人口计生、妇女儿童、地方志、红十字、残联、慈善、气象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步!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综合实力快速提升的五年,是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五年,是不断关注和改善民生、社会和谐共进的五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各族人民和衷共济、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表示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我们有以下启示: 

——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只有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从延吉实际出发,坚定不移地实施“诚信立市、工业强市、依法治市”战略,不断壮大综合经济实力,才能有效解决前进中的困难,推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只有按照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统筹城乡经济、文化、环境和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才能不断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形成城乡居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共处的生动局面。 

——必须坚持高度关注和改善民生。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的理念,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发动更多的群众自觉投身于改革开放的各项事业之中,获得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 

——必须坚持以延吉精神凝聚发展力量。只有牢固树立“诚信务实、创业自强、争当一流”的延吉精神,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才能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为加快推进具有民族特色的吉林省东部宜居旅游开放中心城市建设凝聚强大的发展合力。 

——必须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自觉接受党的领导,着力抓好政府各级组织党的建设,才能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延吉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后劲不足;开发开放深度不够,辐射带动功能不强;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农民持续增收缓慢;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部分市民公共意识淡薄;部分机关干部作风不实,能力不强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十二五”发展总体思路和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加快提升延龙图在长吉图先导区中的开放前沿功能和加快推进具有民族特色的吉林省东部宜居旅游开放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时期。 

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论证,形成了《延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草案)》。在起草过程中,充分遵循注重需要、注重实际、注重趋势、注重规律、注重科学发展等五项原则,抓住战略分析、战略方针、战略目标、战略布局、战略重点、战略措施等六个环节。同时,牢牢把握“三个一”和“三个第一”。 把握“三个一”,就是把握好一个判断,即根据中央和省、州委的科学分析,可以判定,“十二五”期间我市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把握好一个主题,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好一个主线,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握“三个第一”,就是把握发展是第一要务,民生是第一目标,稳定是第一责任。 

在此基础上,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诚信立市、工业强市、依法治市”的战略方针,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为目的,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着力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战略,不断加强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城乡建设、党的建设,全力打造“诚信延吉、繁荣延吉、平安延吉、美丽延吉、快乐延吉”,加快提升延龙图在长吉图先导区中的开放前沿功能,加快推进具有民族特色的吉林省东部宜居旅游开放中心城市建设进程。 

“十二五”期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延吉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以上;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以上,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6%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 

  

2011年工作目标和任务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全年工作,至关重要,意义深远。根据《延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草案)》提出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确定2011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州、市全委会、人代会精神,坚持“诚信立市、工业强市、依法治市”的战略方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投资结构、消费结构,更加注重经济发展,更加注重民生改善,更加注重社会稳定,加快提升延龙图在长吉图先导区中的开放前沿功能,加快推进具有民族特色的吉林省东部宜居旅游开放中心城市建设进程。 

2011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延吉生产总值完成260亿元,同比增长20%;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55.51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16.78亿元,同比增长1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6亿元,同比增长20%(原口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8亿元,同比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69元,同比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580元,同比增长10% 

为实现上述各项工作目标,必须坚持遵循规律,转变方式,优化结构,科学发展;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加快发展;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保持稳定,和谐发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先争优,推动发展。重点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扩大经济总量,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建设跃升新台阶 

——全力扩充经济总量。坚定不移地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和创新驱动战略,重点以投资拉动和项目带动为突破口,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投资导向和市场需求,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三化”统筹,谋划、组织、推动和落实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发展后劲足的重大项目。按照向上争取一批、招商引资一批、市场运作一批、民间激活一批、政府投入一批的思路,多元化、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不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支持骨干企业发展壮大,扶持中小企业加快成长,引导资本、技术、人才向优势企业聚集,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加快“两区”建设进程,严格控制投资密度,有效运作区内资源,切实发挥“两区”扩大投资、推动发展的平台和引擎作用。 

——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围绕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着力实施一批涉及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服务业升级转型方面的项目,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推动结构优化升级。在工业化方面,以食品产业园、人参产业园、模具机械加工园、IT产业园等项目为重点,不断壮大食品烟草、医药和医疗保健器材加工等支柱产业,做强机械加工、能源、包装、建材等优势产业,培育电子技术产品研发制造等新兴产业,确保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79.1亿元,同比增长20%。在农业现代化方面,围绕培育壮大蔬菜、经济作物、畜牧业等主导产业,加快棚膜经济、专业养殖基地等设施农业和各类专业农场建设,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品牌,确保农业增加值达到4.3亿元,同比增长7%。在服务业方面,巩固提升商贸流通、餐饮服务等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服务外包、文化创意、会展服务、中介咨询、信息通讯等现代服务业,培育壮大旅游产业,确保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37.9亿元,同比增长 20%。三次产业比重优化到1.645.453 

——持续扩大开发开放。牢牢把握长吉图开发开放的战略机遇,不断提升主动参与和积极推动的开放意识,敢于先行、勇于先试,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推进开发开放。加快推动吉林至珲春高速客运专线延吉段、延吉经朝鲜罗先港内贸外运航线、延吉至日本、延吉至俄罗斯空中航线等通道建设,夯实对外开放基础。充分发挥16个招商机构的专业职能,有效利用“第三批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全省服务外包重点园区”的招牌效应,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战略合作,主动对接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力争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突破60亿元。统筹利用周边口岸资源,引导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尽快实现外贸主体、产品结构、出口渠道的多元化发展。全力办好“第七届中国延吉·图们江地区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第六届中韩(延边)IT论坛”、“汽车展销会”、“房产交易会”等会展活动,不断提升延吉的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统筹城乡,谋建管并重,不断改善城乡面貌 

——科学编制城乡规划。按照建设长吉图先导区和推进延龙图一体化战略要求,围绕“东优西扩、南控北延”的城市发展战略,以“一山、两河、三城、八区”为总体框架,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将城乡土地资源、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整体进行规划,推进主城区与朝阳川镇辅城区加速融合,着力构建重点突出、梯次分明、功能互补、布局合理的城乡规划体系 

——加快推进城乡建设。坚持多渠道筹措资金,高标准、高质量进行城乡开发建设,全力抓好延吉至龙井城际公路、延汪公路延吉段、中环路四期、河南热网、明新理化沟综合整治、“小巷革命”等一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和绿化美化工程;加快改善农村集镇道路、供排水管网、集中供热、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加大农村河流、垃圾处理、镇村道路、卫生改厕、绿化美化等方面的投入和建设力度,打造绿色宜居的城乡生活环境。 

——不断改善城乡面貌。全面整治城区占道经营、违章建设、违规破路等突出问题,突出抓好城市出入口、城乡结合部的环境治理,继续加大交通秩序治理、环境治理力度和城市绿地、小区物业等方面的管理力度,不断完善“数字延吉”功能,着力提升城乡管理水平。“育万民”活动为载体,从转变人的思想观念入手,从根本上解决城乡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巩固创建工作成果,努力实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目标。 

三、抓好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020惠民工程”为重点,全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民生问题。深入实施“富民工程”,千方百计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6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努力扩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适度提高城乡低保对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着力解决优抚对象“三难”问题;不断提升社会救助水平;建廉租房1.5万平方米;办理3万件以上无籍房产权证。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大力发展民族教育和具有延吉特色的多语种教育,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均衡和公平;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核心技术产品,提升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推进中心体育场等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整治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挖掘、保护、传承和弘扬朝鲜族民族文化,构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加大医疗卫生设施投入,健全城乡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继续做好统计、广电、气象、地方志、档案、红十字、慈善等项工作,推动人口计生、妇女儿童、民族宗教、残疾人和老龄事业发展。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以“三讲三爱”为主线,以争创五好社区争创五好村屯、“诚信十佳评选”、“争做文明延吉人”等活动为载体,着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水平;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进一步提高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层次,在全社会形成健康向上、崇尚文明的浓厚氛围 

——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启动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建设,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妥善解决社会各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强化市场监管,规范商品流通秩序,保障市场供应、价格稳定、食品药品卫生安全;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和救援体系,做好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防治,进一步增强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加强党的建设,改进政府工作,进一步提高执政能力 

——以加强党的建设为动力,增强政府工作的执行力。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提升政府执政能力的根本前提和重要保障,以党的建设必须坚持的“六个根本”为重点,以“创先争优”为主线,确保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率先垂范、勇挑重担、冲锋在前、无私奉献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此引领和带动全市各族人民为延吉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全面提升政府工作的执行力。 

——以加强诚信建设、勤政廉政建设为核心,提高政府工作的公信度。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准则,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诚信教育和政府诚信体系建设。深化政务公开,推进电子政务,强化电子监察,完善审批服务,建设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着力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加强软环境建设,认真开展民主评议政行风,从严整治各类“中梗阻”现象,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树立廉洁奉公的政府形象。继续实施“主管直管制”、“战线负责制”、“专项督查制”、“工作周报制”等项制度,保障政务运行高效畅通。 

——以依法治市为保障,提升政府工作的法治化水平。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确保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规范运行。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健全重大问题、重点事项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研究决定制度,实现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 

各位代表!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美好的前景催人奋进。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勠力同心、砥砺奋进,为加快提升延龙图在长吉图先导区中的开放前沿功能,加快推进具有民族特色的吉林省东部宜居旅游开放中心城市建设而努力奋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