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延吉市应急管理局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11222401MB1532383X/2023-11781
分  类: 安全生产预警提示信息 ; 通知
发文机关: 延吉市应急管理局
成文日期: 2023年01月17日
标      题: 关于做好2023年一季度全市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
发文字号: 延市安委办〔2023〕7号
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20日
索  引 号: 11222401MB1532383X/2023-11781 分  类: 安全生产预警提示信息 ; 通知
发文机关: 延吉市应急管理局 成文日期: 2023年01月17日
标      题: 关于做好2023年一季度全市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
发文字号: 延市安委办〔2023〕7号 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20日
关于做好2023年一季度全市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
延市安委办〔2023〕7号
  市安委会各成员单位:
  一季度,重要节日多、大型会议活动多,极端天气多、企业停工复产多,生产安全事故、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易发多发。通过对近年省内外一季度生产安全事故进行分析,从行业领域看,主要集中在道路运输、工商贸、建筑施工和矿山等行业领域;从事故类型看,以机械车辆伤害、高处坠落、中毒窒息、火灾、淹溺事故为主。为深刻汲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预先研判,切实提高安全防范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确保全市一季度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按照省、州、市部署要求,现就做好一季度全市安全防范工作要求如下:
  一、高度关注“五类”风险
  (一)节会相连“突发敏感”风险。一季度春节、元宵节、全省全国“两会”期间,公众对突发事件高度敏感;春节探亲人流车流增多,酒驾醉驾高发,易发生交通事故;烟花爆竹旺销,火灾爆炸事故易发。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坚持疏堵结合,强化执法检查,全力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二)极端天气“多发频发”风险。冬季寒潮、大风、暴雪等极端天气多发,机械装置和工艺设备易发生伤害、打击、泄漏、燃爆等事故;雪天路滑,易发生交通事故;低温冰冻,易引发停电、停水、停气、停暖事件。各有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强化预警预报,提前采取应对措施,全力防控风险隐患。
  (三)持续生产“超强负荷”风险。能源保供企业、部分重点企业春节期间连续生产,工人劳动强度高,设备满负荷运转,容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帮扶指导和执法检查,督促企业合理制定产能目标,切实做到人员管理到位、设备检修到位,确保人员与设备双安全。
  (四)停产复工“疏忽蛮干”风险。在节前停产和节后复工特殊阶段,人员思想波动大、工作易疏忽,重要岗位更替、人员到岗率低、设备停启准备不足、新年开局快干蛮干,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各有关部门要督促企业负责人在停工复产关键时期现场盯守,重要岗位人员在岗在位,禁止仓促停开工。
  (五)干部监管“放松懈怠”风险。岁末年初,一些监管干部容易产生“歇歇脚、松松劲”的思想,对安全生产工作放松警惕,患上“节日综合征”,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各有关部门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时刻不放松、须臾不懈怠,坚决守住安全底线,切实履行好安全生产监管责任。
  二、全力防范“十一类”事故
  (一)全力防范道路运输“恶性伤亡”事故。典型事故:①2019年1月24日,松原市长岭县发生一起一辆小轿车与两辆拖挂车相撞事故,造成4人死亡。②2020年1月20日,长春榆树市发生一起大型客车侧翻事故,造成4人死亡17人受伤。③2022年5月19日,珲春市珲煤运输公司通勤车吉H76515行驶至珲春街,与同向行驶的三轮车相撞,造成1人死亡、1人重伤的道路交通事故。防范措施:要全面落实涵盖21个模板的《农村交通安全治理模板集》,强化暴雪、冰冻等极端天气预警预报,加强春运期间道路交通安全保障,加大涉水临崖、桥梁涵洞、急弯陡坡等重点路段的管控力度。严厉打击“两客一危一货一面”等重点车辆遮牌挡号、冲卡闯灯、超载超速、酒驾醉驾和非法载人等违法行为。
  (二)全力防范冰雪活动“淹溺”“伤害”事故。典型事故:①2020年3月12日,长春市榆树市一水库发生一起清雪四轮车坠冰淹溺事故,造成1人死亡。②2021年1月23日,长春市九台区庙香山滑雪场发生一起滑雪亡人事故,造成1人死亡。③2022年1月24日,长春德惠市松花江镇高成子水库一私家车压破冰面落水,造成4人溺亡。④2022年2月12日,白城市逃北区金祥乡一辆满载玉米芯的农用车坠河,造成1人溺亡。防范措施:以滑雪场、滑冰场及大型冰雪活动场所为重点,加大滑雪、滑冰、冰上作业等高风险项目和冰雕、冬捕等旅游节活动的安全管控力度。强化大风、强降温、暴雪等极端天气预警,加强对冰雪旅游景区交通工具和玻璃栈道、吊桥、缆车、索道等高危设施设备的隐患排查整治。强化水库、江河、湖泊等冰面安全提示,加强冰面作业现场管理,增大日常巡查和劝导力度,严禁危险冰面上人、上车等行为。
  (三)全力防范各类“伤害”“打击”事故。典型事故:①2019年3月24日,长春新区空港开发区一地下空间护坡工程发生一起潜孔钻机机械伤害事故,造成1人死亡。②2020年2月12日,白山市靖宇县一包装公司原纸库发生一起物体打击事故,造成1人死亡。③2021年3月19日,延边州敦化市一热力公司发生一起车辆伤害事故,造成1人死亡。防范措施:要严格执法检查,推动企业突出抓好机械操作、车辆动用、设备检修安全管理,积极开展隐患排查整治,进一步规范对作业人员和外包队伍的管理,强化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和保障,严厉打击“三违”行为,严防亡人事故发生。
  (四)全力防范施工作业“高处坠落”事故。典型事故:①2019年1月27日,白城市大安市一建筑公司发生一起高处坠落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②2020年2月28日,吉林市永吉县大黑山钿业公司发生一起高处坠落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③2021年2月4日,四平市中科能源环保公司发生一起锅炉检修高处坠落事故,造成1人死亡。防范措施:要全面落实涵盖31个模板的《建筑施工安全治理模板集》,进一步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和行业监管部门“包保”责任制。要深入开展不停工、不停产的水利、交通工程以及重点工业企业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严防违章作业、冒险作业引发高处坠落等事故。
  (五)全力防范有限空间“中毒窒息”事故。典型事故:①2019年2月27日,辽源市东丰县生活垃圾填埋场综合环境治理工程发生一起中毒窒息事故,造成2人死亡。②2020年3月26日,延边州延吉市一建筑材料厂发生一起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事故,造成1人死亡。③2021年2月27日,吉林市经开区吉林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事故,造成5人中毒死亡,8人受伤。防范措施:督导企业严格执行《吉林省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范“十个必须到位”》要求,落实“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和作业人员“先培训后上岗”等制度规定,坚决杜绝违章指挥、违规作业、盲目施救等行为。
  (六)全力防范城乡消防“火灾亡人”事故。典型事故:①2019年3月9日,公主岭市大岭镇一民房发生一起火灾事故,过火面积约90平方米,造成2人死亡。②2021年1月2日,四平市伊通县一石油钻探公司施工过程中发生一起火灾事故,造成1人死亡。④2021年1月22日,长春亚泰新动力商场发生一起火灾事故,过火面积超过30m㎡。防范措施:加强施工现场、工业园区、厂区消防安全监管,紧盯大型商贸综合体、影院医院、养老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和婚纱影楼、密室逃脱、民宿客栈、直播带货等新兴业态场所,深入开展电气火灾隐患治理,持续推进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整治,严厉打击电动车违规停放充电、违规使用易燃可燃建筑装饰材料等行为,坚决遏制“小火亡人”事故。
  (七)全力防范城镇燃气“泄漏爆燃”事故。典型事故:①2019年1月26日,梅河口市一小区发生一起燃气泄漏爆燃事故,造成4人受伤。②2019年1月30日,长春市绿园区一小区发生一起燃气泄漏爆燃事故,造成8人死亡,3人受伤。防范措施:要全面落实《城镇燃气安全治理模板集》,加强使用燃气的餐饮经营场所、学校医院食堂、农贸市场摊位、商住混合体、老旧小区及居民用户燃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推进“灶、管、阀”改造。加强燃气经营企业场站建设,全面排查整治燃气管道设施安全风险和重大隐患。强化瓶装液化石油气企业经营、充装、运输、服务等全链条监管。
  (八)全力防范高温蒸汽“锅炉爆炸”事故。典型事故:①2019年2月25日,长春市九台区一浴池发生一起锅炉爆炸事故,造成5人受伤。②2020年2月7日,白城市镇赛县一环保科技公司发生一起锅炉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防范措施:要装设可靠的炉膛安全保护装置,提高炉膛、刚性梁的抗爆性能。加强锅炉安装、维修、改造过程中焊接作业安全管理。强化冬季锅炉使用管理,坚决避免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以及失检、失修、安全装置失灵,严重缺水、满水时,必须紧急停炉。
  (九)全力防范矿山领域“冒顶片帮”事故。典型事故:2019年3月9日,吉林市桦甸市中国黄金集团夹皮沟矿业有限公司八家子金矿井下520米中段3-9采场发生一起冒顶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防范措施:要严格落实分片包保和驻矿盯守制度,督促企业深入开展冒顶片帮、瓦斯、水害、冲击地压等重大灾害治理,严格落实火工品储存使用、人员下井和提升运输装置等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好极端天气、限电停电等情况的应对准备和提前停产撤人等措施。对春节期间不停产的矿山,要督促企业主要负责人和技术管理团队在岗履责。对停产整顿、长期停产、关闭退出矿井采用多种手段坚决盯住盯牢。
  (十)全力防范一氧化碳“意外中毒”事件。典型事件:①2019年2月15日,长春市宽城区一废弃厂房发生一起烧煤炭取暖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造成2人死亡。②2021年2月11日,长春市南关区一小区发生一起煤气中毒事件,造成3人死亡。③2021年3月19日,长春市汽开区一饭店发生一起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造成3人死亡。④2022年1月13日,长春市绿园区一居民家因燃气灶烧干锅后继续燃烧,造成室内产生一氧化碳致3人中毒死亡。防范措施:开展冬季烧煤炭、木炭取暖、燃气取暖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宣传教育,提示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禁止使用淘汰燃气热水器,确保燃气热水器的排烟口应与室外大气直接相通。冬季驾驶、乘坐汽车,要经常使用外循环加强车内外空气对流,感觉异常时及时开窗。鼓励有条件的场所安装一氧化碳浓度检测报警器。
  (十一)全力防范烟花爆竹“爆炸”“火灾”事故。春节前后是烟花爆竹销售、燃放的高峰期,烟花爆竹非法贮存、运输、经营问题高发,存在极大风险隐患。在禁放区域燃放烟花爆竹或燃放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烟花爆竹,容易导致爆炸伤人和引起火灾。典型事件:①2021年2月11日,延吉市朝阳川镇合成村延吉市创明生物质开发有限公司,因燃放烟花导致厂区内玉 米秸秆堆垛发生火灾。②2022年1月28日,延吉市万达广场附近鞭炮摊发生火灾。③2022年2月15日,珲春市一鞭炮摊发生火灾。防范措施: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烟花爆竹道路运输许可审批,加密烟花爆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严格大型焰火燃放审批,严厉查处非法贮运、经营、燃放烟花爆竹等行为,做到“两关闭、三严禁”和“六严禁”。广泛开展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宣传,压实燃放主办单位和作业单位安全责任,普及民众安全燃放烟花爆竹常识。
  三、全面落实“四项”要求
  (一)强化警示教育,防止重蹈覆辙。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剖析典型事故案例的深层次原因,吸取教训、堵塞漏洞,真正把别人的教训作为自己的经验,把自己的教训当作前进的动力,做到一厂出事故、万厂受教育,一地有隐患、全省受警示。
  (二)强化源头治理,强化本质安全。各有关部门要紧盯本辖区、本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重难点问题,找出关键症结,拿出过硬办法、采取务实举措,要在破解源头性、根本性、制度性问题上下真功夫,坚决做到不达目的决不收兵。
  (三)强化执法检查,真正严惩重罚。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和《刑法修正案(十一)》,发扬严格执法的斗争精神,打非治违要下猛药、出重拳,对屡教不改的,要严惩重罚。要进一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彻底解决“宽、松、软”问题。
  (四)强化工作创新,压实各方责任。深入推行“扁平化”管理模式,采取“干部+专家、线上+线下、明察+暗访、夜查+回马枪”以及通报、考核、约谈、挂牌督办、“一票否决”等强力措施,压实安全生产属地党政领导、部门监管和企业主体责任。
  延吉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23年1月17日
 

主办:延吉市人民政府

电话(传真):0433-8199011
网站标识码:2224010009

吉ICP备08100322号-1
吉222401020002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