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延吉市农业生产稳中向好
上半年,延吉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全面振兴和吉林延边视察的重要讲话指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平稳、整体向好。
一、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一)农业整体形势良好。上半年,农作物产量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畜禽市场交易平稳,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158万元,同比增长6.0%。
(二)农业经济结构优化。上半年,从农业经济结构看,畜牧业产值占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为56.9%,农业产值占33.2%,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占4.8%,林业产值占4.5%,渔业产值占0.5%。畜牧业是拉动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尤其是牛和家禽作为全市畜牧业中两种重要的农产品,其产值占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到23.7%和11.0%。
(三)农业生产稳定。上半年,农业产值6685万元,同比增长6.0%。蔬菜及食用菌累计播种面积8911亩,增加428亩,增长5.0%;累计产量10987吨,增加208吨,增长1.9%。
(四)畜牧业生产保持增长。上半年,畜牧业产值11463万元,同比增长7.3%。其中牛、羊产能持续发力,养殖收益稳定。牛存栏27427头,增长18.1%;出栏3990头,增长7.8%;牛肉产量678吨,增长6.2%。羊存栏7842只,增长2.5%;出栏2868只,增长18.1%;羊肉产量38吨,增长26.4%。
家禽出栏下降。上半年,家禽出栏87万只,同比下降27.5%;禽肉产量1609吨,下降27.0%,原因是大型饲养企业进行生产调整与设备升级,停养了一轮饲养周期导致;禽蛋产量1911吨,增长2.3%。家禽产值4378万元,占畜牧业产值的38.2%。
生猪增速缓慢。上半年,生猪存栏17338头,同比增长5.0%,其中能繁母猪存栏1533头,下降0.8%;出栏11083头,增长0.2%;猪肉产量931吨,增长0.4%。生猪产值2211万元,占畜牧业产值的18.3%。
(五)其他行业生产情况。林业产品较快增长。上半年,林业产值931万元,同比增长5.2%。分类别看,木材采伐占比较大,占比为84.2%,其他为造林和林产品采集。
渔业生产平稳增长。上半年,渔业产值100万元,同比增长10.7%。水产品产量81吨,增长3.7%。
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979万元,同比增长3.9%。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种粮比较效益低。粮食生产内生动力不足,粮食和经济作物比例调整难度大。近两年大豆补贴增加力度加大,农民种植大豆积极性提高,种植大豆面积增加,但是水稻面积同比下降14.1%。种植粮食收入远不及种瓜、养殖,农民积极性不高。同时在确保完成粮食生产任务前提下,稳定粮食面积与扩大经济作物面积矛盾突出,压缩了蔬菜、中药材、瓜果等经济作物增长空间,草莓、蓝莓、人参等特色种植业发展存在用地难的问题。
(二)蔬菜种植保障不足。蔬菜生产属于集中投入型、劳动密集型、自然灾害多发型的一个产业,不但专业性强、风险性高,而且盈利能力脆弱。延吉蔬菜面积虽然增长了5.0%,但是增加的都是大地种植面积,设施种植没有形成规模化,价格受外地输入蔬菜影响大,种植蔬菜的利润不确定,农民种植蔬菜的积极性减少。
(三)养殖户积极性有所降低。由于肉牛价格持续低位运行,1—6月份,牛肉价格同比下降15.9%,导致养殖户积极性有所降低,存在养殖量下降的情况。同时,养殖业因城市发展、水源地保护等因素,全市四个乡镇有两个乡镇不能发展养殖,可发展养殖的用地少,养殖业发展速度缓慢。
三、建议
(一)突出抓好粮食生产。保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持续做好粮食结构调整,加大对农资的政策补贴,做好优质良种、防虫减灾的宣传,全面加强黑土地保护,加强农情及灾情上报,强化农作物田间管理、重大有害生物监测以及技术指导服务,适时组织秋收,及时发布有效应对灾害的措施,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稳步提升农机装备能力。立足农业农村资源禀赋,突出“土特产”要求,聚焦发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发展壮大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和空间,带动农民就业增收,要进一步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引导食品消费升级。
(二)发展蔬菜种植多样化。加大蔬菜种植面积,引导农民种植蔬菜的积极性,积极引进现代化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增加蔬菜的单产,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建设采摘观光农业大棚和家庭体验式农场,增加农民的收入,支持温室建设,鼓励农户发展棚膜经济。
(三)稳步推进畜牧业发展。积极争取肉牛产业集群项目等政策扶持,加快推动延吉市肉牛产业项目建设,发挥延边黄牛地方品种优势和牛肉品质优势,强化延边黄牛品牌创建,创新业态发展模式,开展延边黄牛肉上餐桌行动,谋划肉鸡生产加工项目,建设集种鸡繁育、孵化养殖、屠宰加工、物流配送、有机肥料生产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体系项目,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